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财富和名誉拥有者,杜仲! (第2/3页)
发问,接连而至。“杜先生,建造一个这么大的中医院校,投资金额应该很大吧?”一边参观着建筑,主持记者一边发问。“我全部的身家,都放在这所学校上了。”杜仲笑着回了一声。“方便,告诉我投资金额吗?”记者追问。“差不多,有四十五亿的样子。”杜仲张口道。“什么?”记者脚步一顿,直接就傻在了原地,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杜仲。“虽然压上了我全部的身家,但我不后悔。”杜仲张口应了一声,旋即才解释道:“我的目的,就是要见早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达到顶尖,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医学院校,将我们华夏的中医,发扬光大。”说话时,杜仲信心满满,满面期望。“我相信您能做到。”主持记者立刻点头回应着,说道:“投资如此之大,却是为了造福人类,将我们华夏的瑰宝传遍世界,杜先生的做法,实在让我们汗颜啊。”“都是应该的。”杜仲微笑着回应。“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代,要开设一所学校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从杜先生的表现来看,这所学校存在的价值,不是商业上的,而是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这种扬我国威的做法,真是充满了正能量。”主持记者不停的赞叹。她知道,这次还真没白来,无论是灵茶还是圣阴丸,她都得到了足够重的信息,另外还挖到了更大的料。仅凭她所见到的这些,必然会引起广泛的议论。只要能引起话题,她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另一边。杜仲也好好的招待着这些记者,在参观中医学校建筑群的时候,还刻意的把有关于古武堂的一切都给隐藏了起来。采访,持续了整整一天。晚饭结束后,一群记者才下山离去。而杜仲,则继续在山上等待着。第二天一早。时代周刊来了。跟央视的采访一样,杜仲除了大谈中医之好以外,还亲自出手进行看诊治疗,随后又带着时代周刊的记者,去参观中医院校的建筑群。一切,如法炮制。而在采访中,时代周刊的记者和摄影师,都无比的震撼。尤其是见到杜仲花费了极大手笔,正在热火朝天的建造的工地的时候,更是震惊不已。一天时间,在采访中很快的流逝。第二天,时代周刊的封面页上,出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周刊头条,是一个名为的新闻。这是一篇以自主视角,记述而成的新闻稿。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来到了神秘而古老的东方古国,华夏。这里有一座山,在华夏的千万大山中,它很不起眼,但它终将不凡,它就是并没有被华夏人熟知的莲花山。在莲花山上,我见到了这次采访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年轻的、英俊的绅士。他的名字,叫杜仲。在采访他的一整天时间里,我始终无法将他和人们心中的圣药“灵茶”结合在一起,因为他太年轻了。在华夏有一句古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