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1 (第1/2页)
式开机。 九月十七日,三十六名比利时道路和桥梁专家及他们的家人从欧洲启程,乘轮船前往华夏。 与此同时,尼德商行终于又接到了一笔钢盔订单,还是来自意大利军队。这让尼德也万分不解,比起李谨言,身在欧洲的他更能了解战争的局势,意大利的的确确在“中立”,订购这么多钢盔有什么用? 不过意大利的两笔订单也给尼德商行带来了好处,法国和德国同时注意到了这家开在比利时的葡萄牙商行。 罐头,饼干,香烟,糖果,巧克力。还有香皂牙刷和各种日用品,甚至是美酒。 凡是战争中最需要的东西,这家商行都有。 很快,大笔的订单源源不绝,比起因为七千英镑就整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如今的尼德已经能十分镇定的看着订单上的数字眼也不眨。只是对于钢盔的销售迟迟没有打开局面依旧耿耿于怀。 “不用着急。”李谨言在回给尼德的电报中这样写道:“面包会有的,生意也会有的。” 九月底,李谨言的话得到了证实,在堑壕里被炸得晕头转,被高爆弹破片和四处飞溅的子弹弄得叫苦不迭的欧洲大兵,终于意识到保护脑袋的重要性。胳膊和腿受伤了可以治疗,弹片进了脑袋,马上可以请随军牧师过来了。 当一个法国士兵顶着军用锅躲过一劫后,钢盔陆续出现在了各国大兵的头上。积压在北方兵工厂里的那一顶顶英国“草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看着尼德再次发来的电报,李谨言笑了。 157、第一百五十七章 1914年下半年,注定是俄国熊倒霉的日子。 八月中旬到九月初的坦能堡战役,俄军遭受了惨败。由于指挥系统紊乱,通信不畅,进入东普鲁士的俄第一军和第二军在协同作战上出现了问题,第一军在取得一定战果之后突然停止进攻,导致随后进入东普鲁士的第二军陷入险境,几乎被全歼。第一军也险些被截获了电报的德军赶入马苏里亚恩湖的沼泽地带,付出了两个师的代价,其余人才得以逃脱。 在战斗中,俄军至少死伤了十二万人,战略物资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指挥这场战役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被视为德国的民族英雄,是为百年前的条顿骑士团成功复仇。 自坦能堡战役之后,俄军在同德军对战的西北战场上全线溃败,在同奥匈帝国作战的南加利西亚倒是进展不错,但德军打败进入东普鲁士的俄军,马上派出第九军支援奥匈帝国军队,战场上的情况立刻发生了转变。俄军在付出十五万人的死伤之后,不得不向华沙的方向撤退。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俄军同德军以及奥匈帝国军队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战役,一方面是俄军严重缺少战略物资,另一方面,则是德军已经意识到奥匈帝国军队的真正实力,奥匈的军队若想在进攻中取得成功,几乎全部需要德军的帮助。 同样是拖后腿,奥匈帝国要比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靠谱也更加厚道,至少奥匈军队只是单纯的拖后腿,而意大利,拖后腿不说,还会回头来插德国两刀。 所以说,选择盟友,真的很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