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76 (第2/2页)
子会说这样的话?”他抱拳道:“皇兄,臣弟愚见,臣弟以为如意应当好好的学学规矩才是。” 在他眼中,董如意去北疆的作用真的不大,朝中若不是两派相争,何须找不出个北上的官员。 董如意听到这话,顿时心花怒放了,她心道:“如意在心里谢谢庆伯父了。” 皇上瞪向庆王,董如意刚刚的声音很小,以至于他没有听清。 只是不管皇上如何打眼色,庆王都一副铁了心的模样。 皇上在心中叹了口气,今日他这亏怕是吃定了。 他表情严肃:“如若朕派你前往北疆,你当如何完成朕的嘱托?” 皇上莫名其妙的话,让董如意的心不由的一沉,显然皇上是打定让她前往北疆了。 庆王的心同样沉到了谷底,皇上这是心意已定了吗? 皇上道:“朕要听实话,如若你完成的好,朕可许诺刘相百年之后董卿便是右相。” 庆王再一次惊呼出声:“皇兄?”要知道刘相早已年过八旬,而刘相的身体更是强弩之末。 如若不是刘相后继无人,如不是刘相年事已高,任谁也别想站稳朝中。 董如意沉默了,右相啊!皇上说的可是右相啊!要知道她爹爹今年才三十五岁,三十五岁的丞相...... 对于刘相是不是还健在,董如意压根就不关心。想要刘相死,她有千百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气死他。朝堂的事气不到他,可不孝子孙哪家没有。 皇上心道:“果然关键时刻还是董卿最为管用。” 他抬手制止庆王出声,他没有催促董如意,他在等董如意说对北疆真是的看法。 董如意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不得不说,她心动了。她快速的回想北疆如今的情况。 董如意没了玩世不恭的气人模样,她一脸严肃道:“如若是如意前往,如意会带增援的兵士,北疆的军饷,救灾的粮饷,还有七公主前往。” 董如意严肃的话,让皇上和庆王同样严肃了起来。 带增援的兵士和赈灾的钱粮并不奇怪,可北疆的军饷和七公主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北疆今年的军饷秋末才发放,这离下一年的军饷还有整整一年之隔。再说到七公主,七公主虽以联姻,可北疆现今的情况并不是何公主大婚。 皇上和庆王在思考,董如意同样在思考。 董如意没有解释,她继续道:“胡人大军虽为抵达北疆,可胡人的散兵已到,此番退守长城内一事,只要百姓有所动作胡人便会知晓。也就是说,长城外的百姓运气好的可以跑进关内,运气不好的,只能留在长城外。” 皇上眼角微抽,“运气不好?三十万关外百姓,会有多少运气不好?” 董如意不假思索道:“二十五万,或许是全部。” 皇上倒吸了一口凉气,也就是说董如意在提议这事时,就是要舍弃长城外的三十万百姓了? 庆王从未见过如此认真的董如意,他还处于心惊之中,等他听到董如意最后那句全部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