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71 (第2/2页)
续,可他却暗示这事要私下说。于是于公公便被支出去守门了。” “大概正是因此,于公公才心气不爽,今早主子一探,于公公便憋不住,又是唾骂又是恨恨地全都吐了出来……” “等等!朱常安说,给皇室创收?不是朝廷?” 柳儿连连点头。 “是皇室,奴婢记清楚了。” “嗯,你继续。” “然后,他们就在里边说话了,外边听不见,于公公也不知。” “金玉呢?她也见皇帝了?” “对,金玉是得了传唤才进去的。关门时,于公公听见皇上问她擅长什么。之后,于公公再不知了。后来,四皇子和金玉出来时都挺兴奋的。皇上的表情也不错。于公公进去伺候皇上时,皇上还在嘀咕说:他想折腾,便给他一次机会去捣鼓,也不抱多少惊喜,但愿别丢人现眼就成……” “不会就只这样吧?” “姑娘英明。后来,皇上还宣了负责内帑的蔡公公,让他拿了一封银子去给四皇子。具体数额,于公公并不知。随后皇上便歇下了。” “能打听到这么多,已是不易了。” 程紫玉开始细细思考起来。 内帑,即皇帝的私库,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银子。皇帝拿了他自己的银子给朱常安?正应了朱常安所说的:“给皇室创收”?…… 皇帝开销巨大,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小金库。皇帝会在外边悄悄放利挣钱,也会让心腹投资做私产;有些皇帝甚至会将银子投在盐运上,用巨大的收入来维持庞大的支出。 朱常安竟然能说动皇帝拿银子出来? 他有本事帮着皇帝打理某一项投资? 皇帝动心的,要么是一本万利,要么是收益巨大且稳固,要么便是不用cao心的! 他究竟向皇帝出了什么馊主意又做了什么保证? 其中还牵扯进了金玉,皇帝又问金玉擅长什么,那是不是…… 不会吧? 金玉能擅长什么?金玉长在程家,除了陶,她还精通什么!朱常安,他难道想打陶的主意? 可就凭金玉那半吊子的水平?这会儿的金玉才十四,许多技艺她还只学了个半桶水,她没那底气!她连泥的配方都还未掌全,更别说烧造的水平了。 若是真的,只能说……胃口不小! 可皇帝不是傻子,既然真的给了银子,说明皇帝也想一试。是他们抛出的利益太诱人,还是他们的口才实在出色?…… 程紫玉一直耿耿于怀一件事:前世最后时刻,当她回到荆溪时,整个荆溪陶市场几乎灰飞烟灭,陶价已崩,灾民遍地,满目疮痍。往日富庶都化为灰烬,这一方之地可能被打压,可那个市场去了哪里? 她当时就怀疑,荆溪陶的市场被挪走了。 有需求自然有市场有生产,偌大一个产业绝对不可能凭空消失,所以,只有一个可能,被换了地方! 若她的猜测正确,那么前世那种状况下,最有可能干这事的,是朱常安!而他最大的帮手,自然少不了金玉。 或许除了打压自己,这更是他一定要找到金玉,并将金玉留在身边的原因之一?昨晚为了金玉,他一掷千金,甚至不顾名声,不管昭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