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做个好人_分卷阅读3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3 (第2/2页)

一个很有趣的猜想, 名叫六度空间理论。复杂的就不说了, 简单理解就是每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1967年有个心理学教授根据这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件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5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

    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 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 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 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美国的教授提出过一个数学猜想, 英国的教授提出过一个数学定律, 著名的‘邓巴数字’, 也跟社交网络有关系。同样的,详细就不展开了, 简单点说所谓‘邓巴数字’里的数字,是指150这个数字。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 四舍五入150人。这就是人类能拥有或者照顾的过来的社交网络的极限数字,请注意, 这是大脑的认识能力限制的。

    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 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也就是说,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 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而“内部圈子”好友在此理论中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

    上述三个数字,一个数字‘6’,一个数字‘5’,还有一个数字‘150’。这三个数字对应到五千的话,就是人类穷极一生,在正常情况下能接触到社交边界的极限。

    五千,对应善意值50。达到50,生存倒计时才会正常计数,而不是现在的翻倍、叠加。翻倍是存活时间翻倍,叠加是惩罚时间叠加。

    安文姝跟李仲硕玩的那个多少有点诡异的隐藏摄像机,其目的是测试系统,不止是测试善意值的那0.01到底是一个人只有一次增加的机会,还是找到一个人可以无限刷分,就像她最初找到刷生存时间的宋闵浩一样。确定了大概率情况下,一个人只有0.01,只有一次机会,确定善意值的增加方法之后,还要确定为恶的惩罚。

    道德领域么,潜规则肯定算啊,律法不管系统管。

    弄了个潜规则‘隐藏摄像机’的安文姝被系统扣生存时间了,跟她之前去军营还不一样,之前系统还给反应好歹会弹出来警告一下,你被扣时间了,罪名是以权谋私。现在厉害了,无声无息扣了她生存时间,系统一点反应都不给,连个罪名都没有,要不是之前因为善意值增加了0.01时安文姝看过系统,知道她的生存时间是多少,她都不知道少了600小时。

    安文姝上一次看系统的存活时间是刘美妍事件爆发,她不确定系统算不算是她的问题,那时生存时间已经突破了十万,彼时系统没有把刘美妍的事算成安文姝的过失,十万这个数字代表四千一百六十六天,十一年临四个月左右。这么长的存活时间代表系统限制的存活时间对安文姝来说根本不是个问题,只要能找到漏洞,她就能把一个小孔砸成天窗。

    别人这么玩这个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